HOME
 

2003年日本FA机械业之中国政策动向报导

全球化之发展中,
如何融入身为生产地兼消费市场的中国,
是一个主要的关键所在。

台湾机械大阪服务中心
崔海川 译
2003年10月

快速连结


市场争夺战进入正式化

   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战略,正处于所谓的第三次潮流。特别是,随着重复全球化产业的重整之汽车制造厂的当地生产强化策略,中国方面的工具机之需求也相对地膨胀,日本FA相关各制造厂也纷纷强化在中国方面的事业推展。而,从中国在2002年里成为世界第一位的工具机消费国之统计来看,就足以说明这一切的状况。因此,全球化之发展中,如何融入身为生产地兼消费市场的中国,是一个主要的关键所在。

 

急速成长之世界工厂中国

    亚洲地区被称为「世界工厂」至今也只经过30多年,然而,中国地区成为同样的称呼却只是这几年的事。

    其中,以领域广阔之汽车产业的贡献相当大。对于拥有未来性之巨大的中国市场,面对不停地重复着全球化产业的重整之世界上有实力的汽车制造厂而言,也在这10年间,以确保中国市场为目标,积极地进军中国。

    关于汽车产业,中国政府在2001年的「第10次5年计画」政策中,打出在2005年里,将汽车生产目标提高至320万辆(其中轿车110万辆) ,然而,实际上2002年就已达成此目标了。今后若是在交通结构方面的基楚建设以及相关环保的问题可解决的话,相信可期待更进一步的成长。

    从一些以汽车相关产业为主要客户之工具机业界的动向来看,在以往出口北美为重心之日本各制造厂,也渐渐将战略转换为倾向于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大陆。

    以2002年的数据来看,去年亚洲的订单总金额为1,126亿日圆,相对地,北美地区为1,068亿日圆,从1998年开始统计以来,亚洲地区首度超越北美。其中,亚洲地区创下最高的订单金额纪录为中国大陆,较前年增加277%,金额为347亿日圆。

  更进一步,看中国大陆的工具机消费金额,2001年居第三位,仅次于德国、美国;2002年则较前年增加20%,金额为56亿9,600万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一位(根据美国Gurtner  Publication的调查)。根据该数据可推测出,日本制的工具机在中国所占的比率只有5%左右(以1美元对120日圆计算) 。当然,经由台湾或香港等第三国或地区出口至中国的日本制工具机也很多,但以同样的基准来看,在美国的比率也仅20%左右。很明显地,在中国的日本制所占的市场比例仍然相当低。

    在中国,汽车方面以德国的存在感相当强,不仅如此,工具机业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另,台湾和韩国企业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再如此巨大的市场里,出发已慢了一步的日本是否可抢有一席之地,将受各界瞩目。

 

日本工具机的区域别订单金额统计 中国工具机的消息统计


因需求的膨胀,朝向确保生产据点

    随着汽车及电机制品的生产扩大,提供制造这些产品的工具机等之资本财、零件这一方面的中间财之企业也因应客户的需求,在中国当地生产的倾向愈来愈强列。因此,面对2002年成为世界第一位的工具机消费国之中国市场,掀起了一场争夺战。随着工具机在中国需求的膨胀,证明了世界各国的制造业正加速前进中国摆好了阵式。光是去年,就可明显地看出一些FA机械相关企业进军中国大陆事业发展的动向。

    大隈公司于今年的10月在北京的合资工厂里开始展开生产。此外,以2003年度进军中国发展之日资企业为对象,建立专门销售代理通路。加上以当地企业为对象的销售网,在中国市场里2003年度的营业额达60亿日圆,较前一年度高出1.5倍。

    山崎公司于中国当地合资工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生产机种的数量将在年内呈倍数成长。主要以模具、以及汽车零件加工为主的NC车床和综合加工机等计10机种生产规模。预计生产数量可将于明年初提高至1.5倍之每年450台之目标,在销售上,为扩充并强化销售・服务据点,计划于北京开设「北京技术中心」。

   SODICK企业为了溶入当地之旺盛的需求,将增加线切割放电加工之生产(苏州的合资子公司苏州纱迪克特种设备1995年开始生产)2年后为一目标,将生产规模提高至现在的生产数量的2倍之月产70台。透过工厂生产能力的增强,在中国(包括香港及台湾)市场的2003年度事业规模里,较前年增加约5成之90亿日圆,预计在2004年里可扩大至120亿日圆。

    STAR精密企业在中国大连的子公司斯大精密工厂开始生产CNC自动车床SB-16将作为亚洲市场用途之战略机种从今年夏天开始,计画月产50台,锁定在缩减机能方面用途,因此在价格方面较以往降低约3成。另,于日本国内的生产据点则以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为主。

  为因应中国当地的日本及欧美厂家的NC车床等金属零件加工机械的增加需求,泷泽铁工所于上海市开设营业据点。2003年里,台湾的子公司也在该市设立生产工厂。同时,强化营业及生产部门,期望3年后在中国的总营业额可达到40亿日圆。

 

增加销售据点以扩大销售量

    森精机制作所将在今年中于中国开设6个连络办事处,并计画再增加至9个。以中国为中心据点,在亚洲市场里,计画2年后将2002年约50亿日圆的营业额增加1倍。

    北村机械至目前为止,只在香港设代理店,每年的销售数量约10台综合加工机,然而近年来已重新在上海、宁波、沈阳、大连、太原、贵阳等6个城市设置代理店。因此,2002年可销售约80台,接下来,以5年后为基准,将销售目标扩大至年销售200台。

    富士精机制造、SIGIYA精机制作所也企图在中国积极的展开营业活动。SIGIYA精机预计在明年春天前开设办事处,主要目的为将自家品牌「SIGIYA」溶入中国市场。富士精机则以整个事业部门为对象,开设一处「中国总合计画中心」。并强化工具机事业在当地销售之规模。此外,以运作有关液晶相关装置的开发,或是电子机器的设计,制造OEM生产等新的事业部门里,也在寻找一些新的商机。

    近来,中国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准渐渐地提高,一些高精度的平面磨床导入之情况也愈趋增加,因此交易的情况也愈来愈活络。为了对应此盛况,和井田制作所活用于2002年4月在上海开设的联络办事处,加速出口的脚步。因此对中国出口方面,2003年前半年度的营业额预测为6亿日圆,计画在3年后,将扩大至3倍以上的规模。

    CITIZEN钟表企业在中国上海 ,和TOKI台湾的销售公司「上海津特机械」。并在东莞市新设一处作为工具机的展示间装备的办事处。主要以投入自动车床等CITIZEN品牌暂时以年销售量50台为目标。

    滨井产业也在上海开设一处连络办事处,开始展开营业活动。派遣3人成立一个销售齿轮机床的规模,此举是因为以电动工具及钓具的卷轴(reel)为主的需求非常旺盛之故。

溶入当地,增加订单

    射出成型机的中国当地需求也增加之故,各企业也纷纷将力量投注在此,扩大销售。

    FANUC企业为扩大销售射出成型机等机种之故,在大连和深圳分别设立销售公司。构筑溶入当地之态势,且专心于服务客户得以迅速取得客户之连续下单。因此,计画在2007年之销售目标为月产200台,较目前高出4倍。

    住友重机械工业也为了强化射出成形机的销售,除上海外,在北方地区的天津市里也设立一处服务据点。

    东芝机械于20026月时设立一处以射出成型机及压铸机器、油压机器等机种,从制造开始到销售・服务为止之100%出资的当地法人工厂,并于今年8月开始展开运作。

    此外,三菱重工业和浙江省的杭州佳农机构制造公司订立生产委托契约,于2003年初开始展开射出成型机的生产。生产对象之油压射出成型机的比率,占该公司的射出成型机事业全体的30%左右。

    在锻压・板金加工机械领域方面,AIDA Engineering企业在上海设立一处拥有工厂功能之现地法人会田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并预定于今年春天开幕

    山田DOBI企业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经济开发区所设立的现地法人「宁波山田机床有限公司」之工厂,于2002年秋天开始以展开运作。主要生产以电子零件、一般机械零件加工为主的泛用型之精密冲压机之生产为主,在第1年度里,以月产约10台左右之生产规模为目标。

    另一方面,在中国随处皆可看见之大型建设中的工厂,以及一些透过从中国的商品・零件调度之成功例到处被宣传着的另一方面,由于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独特的体制,在中国这块巨大的商机市场里,所伴随着的一些障碍以及问题点仍残留着。起初大部分进军中国的日本企业之目的全在于同样是日本企业于中国当地的日资法人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然而现在除了上述情况以外,日本企业重新检讨将日本、亚洲・中国假设为一个市场,并更上一层地寻求及摸索每个产品的最佳生产地。

(注:本文译自生产财2003年4月号)

 

日资FA相关企业进军中国之状况(2002年动向)  
公司名称 事 业 动 向
大隈 上海的「技术中心」之人员将于年内增至30人。当地合并工厂则预定于2003年10月开始展开运作。
YAMAZAKI MAZAK 2003年内,除北京、上海、香港外,将于深圳、东莞、重庆、大连、西安、武汉等6都市设置销售服务据点。
森精机制作所 除现有的北京、上海、香港外,2003年增加深圳、东莞、重庆、大连、西安、武汉等6个销售服务据点。
滨井産业 由于设置于欧美之据点在泡沫经济崩溃后结束营业,因此重新在上海设置一处海外驻在人员事务所。
SODIC 3月所设立之事业统括公司将于2004年中在香港上市。所生产之线切割加工机预定2年后其生产规模可提高至目前的1倍,月产约70台。

东芝机械

在上海的射出成型机工厂,一些零件的当地调度率提高至约5成,扩大销售以亚洲市场为对象之低价位产品,另也将展开油压机器之生产。

OMRON

2002年中在中国开设「集中采购中心」。将以往各事业部门个别实施的零件下单业务集中,以减少成本的开销。

Star 精密

于 2003 年 1 月设立在上海市全额出资的销售公司「上海星辉机械」。并在大连开始生产亚洲市场用之战略机种 (CNC 自动车床 SB-16) 。

三菱电机

于上海所设立的 FA 系统机器销售公司「菱电自动化 ( 上海 ) 有限公司」里,成立一个以公共设施为对象之机器的接单 project team 。

东京精密

设立一处专门运作半导体制造装置的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方面之 100 %出资的子公司「东精精密设备 ( 上海 ) 」。起初,以工作人员 24 人开始展开活动。

SIGIYA 精机制作所

于 2003 年春,在中国开设事务所。目前,此事务所的任务只限于担任日本总公司的联络窗口,销售则和以往一样透过贸易公司展开。

大隈丰和机械

于 2001 年 6 月在上海开设一处连络办事处。包括 3 位日本人、当地采用 2 位成立一个 5 人规模,进行维修等一些服务业务。

泷泽铁工所

在上海开设营业据点。于 2003 年春,和台湾的子公司在该市设立生产工厂。强化营业?生产 2 部门,并计画 3 年后在中国的营业额可达 40 亿日圆。

和井田制作所

由于从中国当地企业所得到关于治具平面磨床和成形平面磨床的交易有增加倾向,因此于 2002 年 4 月在上海开设驻在员事务所,并加以活用,加速出口脚步。

东洋机械

和北京市的金属清华大学成立一座压铸机的共同研究据点「清华东洋镁合金成形技术研究中心」。其共同研究期间至 2004 年 3 月底止。

三菱重工业

为扩大销售工具机,于杭州市和深圳市新设行销据点。将重点销售对象锁定于汽车相关领域,以扩大模具加工机的接单为目标。

DIGET 工业

于 2001 年 10 月在上海先行设立一所驻在人员事务所, 2003 年后将陆续依照顺序在西安、北京、重庆等都市设立事务所。

津田驹工业

在上海设立一所全额出资之现地法人公司。主要进行出货给中国制品的零件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一些技术服务。

FANUC

为了扩大销售以射出成型机为首的一些产业机械,成立了一行销公司。特别是射出成型机,其接单目标为 2007 年时达到较目前多出 4 倍之月 200 台。

立花 ELETEC

于 2003 年春,在上海浦东新区里之外高桥保税区内设立一所当地法人「立花 Sales 中国」公司,以进行 FA 相关产品和半导体的销售为主。

日本电?

在 KOBARU 电子浙江省之电子回路部分,设立一个全额出资之生产子公司。 2003 年 4 月开始展开运作。主要生产项目为控制用马达、开关等。

KITO 工场

为对应起重机订单之扩大,在江苏省江阴 KITO 起重机械工厂里,又另起一座新工场,并展开运作,计画将起重机的生产规模提高至年产 200 台。

山田 TOBI

完成现地法人「宁波山田机床有限公司」的工厂,展开运作。生产泛用型的精密冲床机,初年度计画月产 10 台。

OKK

OKK所制造的卧式综合加工机之制造技术,提供给东风汽车公司设备制造厂 ( 湖北省十堰市 ) 及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

伯东

将香港子公司伯东? enterprise 所持有的中国上海伯东公司的股份收购,成为直属日本总公司之子公司。

村田机械

开始展开在上海设立的金属零件加工子公司「上海村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产业机械部门为对象的金属零件加工及资材调度等。

新日本工机

以工具机为重心,为扩大产业机械事业,在南京建设一座工厂。在南京的工业区内拥有 1 万 5 千平方公尺的用地。

富士精工

和海尔集团等一些当地的综合家电制造商进行策略联盟,在大连设立一所模具设计的当地法人公司。

Citizen 钟表

和 TOKKI 和台湾的销售代理店合伙在上海设立一个工具机行销公司「上海津特机械」。预计展开自家品牌之自动车床等工具机。

富士 TECHNICA

和中国之合资公司「富士 WILSON 」 ( 山东省烟台市 ) 共同展开冲压机模具的设计业务。利用网际网路传递模具数据,以求更具效率化。

小池酸素工业

2003 年初就在中国展开气体雷射器及电浆式的切断机之生产,而工厂的所在地为上海周边地区。

住友重机械工业

为强化射出成型机的销售,于天津市设置服务据点。以往虽有上海的据点在支撑着,但更加迅速之售后服务已成为必要之条件。

Aida Engineering

在上海设立拥有工厂机能之当地法人「会田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快一点的于 2003 年 3 月底有意展开运作。

不二越

于 2002 年 6 月在上海市开设驻在员事务所,主要业务在于搜集当地的资讯及开拓新客户管道,计画 2003 年度对中国之出口额可增至 50 亿日圆。

Kitamura 机械

至目前为止,于香港设置代理店,年间销售 10 台综合加工机。但近来在上海、宁波、沈阳、大连、太原、贵阳等 6 都市设置新的代理店。

松下电工

2002 年内将原本设置在中国之 8 处营业据点扩大至 2 倍以上之 20 处,更加加强其营业规模。

和泉电?

于 2002 年 11 月在上海设置负责行销的子公司,在苏州则设立负责生产泛用断电器等方面子公司。

安川电机

于上海市和广州市设置营业?服务据点。其理由为求对应产业用自动机之需求的扩大。

宇部兴?机械

和中国的射出成型机大厂?无锡格兰机械缔结油压式射出成型机的技术提供之契约。契约期间为 10 年,专门销售「格兰?宇部」品牌。

KOGANEI

在上海附近设置制造空气压机器的据点。并计画将一些技术成熟度愈来愈高之产品,陆续转移中国生产,关于零件调度,也开始检讨是否在中国国内进行。

北川?工所

正式决定在中国生产工具机及汽车零件。分别于 2003 年和 2004 年开始展开运作。将美国与英国之工具机转移中国生产。

山善

2002 年 6 月在中国设置全额出资之子公司「山善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展开日本制的工具机及产业机械的营业?服务等业务,同时销售中国制机械。

Sugino Machine

在上海设置全额出资的行销子公司。暂时以销售自动钻孔装置「自动进给装置」等为主,其他方面还包括设备保养及技术之指导等。

?田精工

在中国设立家电产品马达用之模具的维修公司,并制造销售维修模具之相关零件。该公司第一次于中国大陆成立法人公司。

Mitutoyo

其位于苏州市之当地法人公司在该市的工业团地进行石平台、游标卡尺的加工,并开始生产精密测量仪零件。产品主要提供给中国及 Mitsutoyo 海外的工厂。

ORII&MEC

在广东省广东市成立冲压机用的自动装置及弹簧成型机等方面的生产据点,从 2003 年 1 月开始着手新工厂的建设,预定 7 月开始展开运作。

东海橡胶工业

在天津市成立专门使用在汽车用橡胶零件等一些成形方面等模具之新公司「东橡模具」。预定从 2003 年 9 月开始进行生产。

太阳?工

在上海市成立全额出资之子公司,开始展开油压缸的制造?销售业务。主要以当地的日资及美资机械厂商为销售对象,初年度的营业额约 1 亿日圆。

日本精工

将于上海近郊设立生产家电产品等所使用之承轴零件之全额出资子公司。 2003 年初开始着工,并期待后半年度可开始运作。

CKD

于 2002 年 1 月底在江苏省成立生产空压?控制机器、自动机械之子公司。 CKD 总公司考虑将此新公司培育成拥有研究设施、日后成为该集团最大的生产据点。

TCM

与合伙的安徽 TCM 推高机开设新工厂,提高当地调度等,以强化价格竞争,进行扩大销售管道。生产能提高为 1 倍之月产 3,000 台。

?田自动织机

在浙江省昆山市的子公司「丰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的土地内,重新建设一座新的组合工厂,其生产规模为年 500 台。

DAIFUKU

安装汽车生产线,为强化维修事业之故,在天津和重庆地区开设驻在员事务所,预计 2004 年度的营业额可达 30 亿日圆。

旭钻石工业

在上海市设立专门运作钻石 dies( 铸模 ) 的生产?销售之合资公司,从 2002 年 9 月开始生产。 2003 年度预计超过 1 亿日圆左右的营业额。

丸顺

设立全额出资的子公司「广州丸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并从 2003 年 1 月开始提供 ACCORD 用的车体冲压机零件给本田汽车的中国工厂。

TAKAGI SEIKO

和大连大显公司 ( 大连市 ) 及住友商事塑胶共同在大连市设立专制塑胶成型用模具之合资公司。

三星 BELT

在上海市设立专门销售汽车及一般产业用的机带之新公司「上海共星机带国际贸易」。

新日本石油

强化在天津一家有关连之公司「天津日石润滑油脂」的润滑油生产。于 2003 年度导入可拥有年产 1 万 5 千吨之设备,随心所欲地生产。

Back
电话: 886-2-23494666 ‧ 传真: 886-2-23813711 ‧ 电子信箱: tami@tami.org.tw ‧ 会址 : 100 台北市怀宁街 110 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