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机械资讯 611 期

高值化机械兆元产业发展策略

报告人/蔡新源
工业技术研究院 协理

编者按:

  本文为由经济部工业局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工业发展会议,第1分组:「高值化机械兆元产业发展策略」会议资料全文,供业者参考。报告人为工业技术研究院协理蔡新源。协办单位为财团法人精密机械研究发中心。本会议于民国96年11月13日假台北国际会议中心201室召开。


壹、背景说明

  政府在已拟定的国家六年建设『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画』中,将精密机械核心技术纳入发展重点,并设立中部科学工业园区以精密机械、航太为重点发展产业,短期目标为协助传统产业升级及支援新兴3C及光电产业的发展,提供其所需制程设备;中长期则针对生物科技与奈米机械的发展,提供其技术与设备的支援,并建立新兴产业之精密机械制造能量,强化国内设备产业雄厚的实力以因应未来全球市场的挑战。

  在95年10月4日行政院颁布之『2015年经济发展愿景-第一阶段三年冲刺计画(2007-2009年)产业发展套案』中亦强调传统设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附加价值的提升,进一步创造产业利润。在新兴产业方面,也将藉由研发创新积极投入,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创造领先技术,带动光电半导体与智慧型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之发展。

  我国精密机械产业在政府大力推动与业者稳健耕耘之下,已累积相当扎实的研发与制造能量,无论在产品制造或市场行销,均极具全球竞争力,未来透过政府资源结合民间产业力量持续发展,精密机械产业必能提供国家工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技援平台,进而提升我国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与知名度。

  经济部已擘划2009年产业发展愿景,届时半导体产业产值将达新台币2兆元,平面显示器产业产值将达1.6兆元,石化产业产值将达到1.5兆元,而机械产业产值也将达到1.1兆元。依据经济部「高值化机械兆元产业」所规划之愿景,政府将把台湾建立成为亚洲最主要机械生产制造与出口国家,未来三年机械产业产值将以每年10%成长,并能于2010年由目前第十大挤进全球前八大机械设备生产国,Made in Taiwan品牌的机械设备与零组件将随处可见。

  本次会议目的在于透过产官学研之意见交流与互动,商讨国内机械产业挑战兆元目标时所可能面临的问题,并藉由与会之专家集思广益研拟因应对策,以利日后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策略及辅导措施之参考依据。


贰、现况与问题分析

一、国内发展现况

  依据行政院主计处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机械产业总产值新台币7,830亿元,较2005年成长9.3%,占制造业总产值6.5%,出口值新台币4,635亿元,较2005年成长7.8%,占制造业总出口7.5%。长久以来,我国机械业无论在生产力及市场力,都一直维持极佳的成长态势,扮演带动整体制造产业发展与经济成长的重要角色。

(一)生产概况

  机械产业包含项目众多,其中工具机产值新台币1270亿元,较2005年成长26%,机械零组件产业产值新台币1250亿元,较2005年成长25%,光电半导体设备产值新台币540亿元,较2005年成长33%,智慧型机器人产值新台币260亿元,较2005年成长30%,模具产值新台币550亿元,与2005年约略相同,产业机械(包含橡塑胶机械、纺织机械、木工机械及其他产业机械)产值新台币3960亿元,较2005年成长2%。

  以下就主要之次产业发展现况分述如下:

工具机

  国内工具机2006年产值新台币1270亿元,排名世界第五,全球市占率6.2%,产值占国内机械产业总产值16%,长久以来即是机械产业中产值最大且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主力产品。

  工具机全球近三年平均成长率16.5%,未来随着汽车、3C产品等需求持续成长带动下,预期仍有5~10%的成长。国内工具机产业值近三年平均成长率21%,较全球平均成长率高4.5%,显示我国工具机产业具有高度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全球挑战中仍能脱颖而出。环顾全球区域需求的成长,以亚洲、欧洲、中南美洲的新兴国家所占比例最高,约50%以上,而我国中高品级工具机之性能与价格的特色,非常符合当地工具机用户需求,因此预测未来仍有10~15%的高成长率。

机械零组件

  国内机械零组件2006年产值新台币1,250亿元,占国内机械产总产值16%,与工具机并列为机械产业双箭头,由于国内整机设备成长亮丽,因此也带动零组件业之发展,国内零组件主要产品包括轴承、主轴、线性滑轨、滚珠螺杆、刀具、分度盘、控制器…等。

  全球龙头日本、德国挟其设备发展、关键技术及成熟品牌、全球通路的优势,产值合计超过全球50%,尤其在高阶产品更是独占鳌头,而台湾近年来在技术与品级方面不断提升,已成为日、德两国之外最主要的生产国家,近三年平均成长率20~30%。随着全球制造工厂逐年移至亚洲新兴国家的趋势及日本、德国之部分零组件渐被台湾产品取代,预测未来我国机械零组件仍将维持20%~30%的成长空间。

光电半导体设备

  全球FPD设备市场规模2003年新台币2,145亿,2004年再升高到2,626亿,2005年降到2,602亿,2006年预估可达到2,874亿,台湾地区占全球设备市场比例47.7%,高居全球第一。2006年国内FPD/IC设备产值新台币540亿元,占国内机械工业总产值7%。

  国内FPD未来五年设备需求约为1,280亿/年,而本土自主之设备供给2004年约150亿(12%),2005年280亿(22%)成长10%,属于成长期。IC设备国内年需求约2000亿元,2005年国产设备产值约110亿,占5.5%,属于萌芽期。

  未来政府将持续加强资源投入,预计2010年FPD设备产值达800亿(62.5%)进入成熟期,IC设备达350亿(17.5%)进入成长期。

  *( )表国内自给率

智慧型机器人

  智慧型机器人2006年国内产值新台币260亿元,占国内机械产业总产值3%。

  国内智慧型机器人产品以FPD及IC产业用机器人应用及益智娱乐用机器人产品代工为主,产业用机器人产品生产厂商集中于北部与中部,以机械手臂、四轴以下机器人及系统整合与加值服务为主;服务用机器人主要研发能量在学界及法人研究机构,目前透过产学合作及产业辅导积极协助业界投入产品开发,以家用、益智、娱乐、保全等机器人产品为主。

模具

  模具2006年国内产值新台币550亿元,占国内机械产业总产值7%。

  国内模具产业技术层次高的模具如微尺寸零组件(微齿轮、金属管线、电铸件、微马达转子或定子、微连接器)、LD封装金属壳件、光碟片、DVD读取头及主轴马达零件、精密光学元件及采用镁及钛合金冲锻3C壳件产品等,位于萌芽期;国内技术及市场均已成熟的模具如:LCD导光板、CD-R光碟片、LED导线架等,位于成长期;国内技术及市场均已成熟的模具如:监视器网罩及机械五金模具等,位于成熟期;至于国内外移相当严重的产业如玩具业及灯饰业等传统产业,由于模具需求大幅减少,已处于衰退期。

产业机械

  产业机械包含电子机械、橡塑胶机械、纺织机械、木工机械及输送、化工、专用生产、传动、空气压缩、造纸、印刷、食品、农业、制鞋、建筑、事务、污染等相关机械设备。产值较具规模包括橡塑胶机械、纺织机械及木工机械,2006年橡塑胶机械产值新台币435亿元,全球排名第六;纺织机械产值新台币308亿元全球排名第六;木工机械产值220亿元,全球排名第三;而制鞋机械产值40-50亿元之间,全球排名第二;上述相关产品均在国际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电子机械部分,由于国内资讯、通讯产业发达,虽然目前自给率不高,但其设备需求有相当的潜力,值得政府与厂商进一步投入发展。

  相较于2006年与2005年统计资料,橡塑胶机械成长1%,木工机械负成长1%,纺织机械负成长5%,显示上述产业在国内的成长力道正逐渐衰退中。未来随着3C消费性电子产品较轻薄短小的新需求及民生用品新机能与环保材料的新诉求,国内业者若能适时转型及升级,预期在新需求的激动之下,国内仍可维持3%~5%的稳定成长。

(二)进出口概况

  由于国内相关的制造业发展的相当迅速,内需市场已成为国际设备主要供应商注目的焦点。在进口国家方面,日本一直高居我国机械产品的进口首位,2006年占机械进口总值48.3%;美国居次,占22.9%。日本在光电制程设备及关键零组件方面,而美国在半导体制程设备方面,都是国内首要的供应国家,而中国大陆近三年以平均33%的对台输出成长,一跃而为台湾第四大进口国,唯其出口台湾产品大多为半成品及中低阶零组件。在进口产品方面,2006年国内机械产品进口项目以特殊机械为最大宗,主要包含光电、半导体制程设备及新兴产业电子机械设备,占机械总进口值30%;其次为工具机10.9%、流体机械5.7%、机械零组件4.9%、橡塑胶机械1.9%、纺织机械1.6%,其他项目占45%(包含许多3C产业所需之制程、加工、检测设备)。以整体进口项目需求趋势来看,主要进口需求以半导体、光电所需制程设备与耗材零组件及高阶机械零组件为主,而近年来积极推动新兴产业设备国产化,自给率提高,对国外进口之依赖度也逐渐降低。

  在出口方面,国内整体机械产品出口大致维持在60%-65%的比例,属于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在出口国家方面,2006年机械产品出口主要仍集中于中国大陆,占33.8%;其次为美国17%、日本5.8%、泰国3.6%、越南2.9%、马来西亚2.5%、德国2.3%,其他地区占32.1%。由于地理关系与历史因素,对中、美市场依存度仍高,而其他出口市场则分布均匀;另外值得观察的重点是新兴市场的需求正持续增加,包括东南亚泰国、马来西亚地区及印度、巴西、土耳其等国家,近年来已逐渐发展成为需求成长最快速的市场。在出口产品方面,2006年机械产品出口项目仍以工具机为最大宗,占机械总出口值21.4%;其次为流体机械12.2%、机械零组件7.8%、橡塑胶机械6.8%、特殊机械6.6%、木工机械4.6%、纺织机械4.4%、模具4.1%、缝纫机3.2%,其他产品占28.9%。长久以来,工具机与零组件一直维持极高的出口竞争力,未来这些产品仍将扮演持续推升出口成长的主要动力。

(三)厂家概况

  根据台湾机械公会统计,国内机械业厂商目前约有17,500家,占整体制造业厂家数19%,平均每家年产值约为新台币4,500万元;机械业从业人员245,000人,占整体制造业从业人员10%,每名从业人员年均产值新台币320万元。在厂家分布上,45%厂家集中于中部地区(中彰),以工具机、木工机、机械零组件为代表,其中工具机及零组件业厂家有75%群聚于此,而木工机械业厂家群聚更高达90%;其次有37%厂家集中于北部地区(北桃竹),以模具、纺织机械、半导体光电设备为代表;而有18%厂家集中于南部地区(南高),以橡塑胶机械为代表。

  国内机械业厂家平均规模都不大,其中员工人数高于100人之厂家仅占2%;员工人数介于30人至100人之厂家占18%;员工人数低于30人之厂家高达80%。基于这种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与营运模式,搭配国内既有完善之上中下游供应体系,逐渐造就出国内机械业界生产弹性佳、市场反映快的特质,能有效因应环境与市场的变化而随时调整产销策略;但也因为企业规模较小,对于产品研发、人才育成、品牌建立、通路拓展之投入有限,限制了个别厂家的规模,并影响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二、面临问题分析

  国内机械产业在积极挑战兆元的同时,也遇到许多极待克服的瓶颈,影响产业的发展,归纳目前急须解决的问题有下列五大项:

(一)土地问题

  1. 产业前景看好,厂商积极投资扩产,设厂土地需求增加,唯北部地区工业用地已经饱和,南部虽仍有可用之地,然而尚未形成群聚。
  2. 中部地区为国内机械产业主要制造基地,目前中部地区机械业所需土地仍有极大的缺口,未来势必应加速规划、开发设厂生产用地,才能持续提供产业发展空间。
(二)技术问题
  1. 国内对于重要技术之掌握能力尚不足,而以中小企业型态为主机械业者,人力与资源之投入有限,创新研发与系统整合能力较为缺乏。
  2. 国内机械产品普遍差异化小,面临新兴国家『低价竞争』与先进国家『高功能低价化』之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3. 国内产品相较于先进国家之品级与附加价值,仍有许多提升的空间。
(三)人才问题
  1. 机械业在研究开发、软体控制、系统整合、国际行销与运筹之高级人才之培育投入不足。
  2. 机械生产现场基础操作人力不足。
(四)市场问题
  1. 金砖与新兴国家发展迅速,目前对其市场需求及未来趋势与变化之掌握尚须再深入。
  2. 国内设备在全球市场之品牌强度与通路广度尚不足,急待努力拓展。
(五)供应链问题

  国内机械产业具备完善的供应链,未来在金流、物流、资讯流之供需间,尚须更加紧密结合,以发挥更大效益。


参、政策建议

  因应机械兆元之目标能顺利达成,有赖政府与产学研各界多方整合资源、携手合作,并透过对策措施有效解决目前产业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三次预备会议邀集产学研专家密集商讨之后,研拟以四大策略主轴为基础以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土地、技术、人才、市场、供需问题,未来采行之推动方案如下。

主要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扩大企业营运规模
  1. 加速大埔美精密机械园区开发。
  2. 协调台糖公司加速释放更多土地来源,以利业者设厂。
  3. 加速工厂管理辅导法之立法,协助未工厂登记之机械业者有缓冲改善期限。
  4. 为缩短与日、德厂商之差距,针对工具机、零组件业,协调专业银行提供并购融资,加速旗舰型企业之形成。
  5. 选择大型国际展由政府补助设置国家形象馆,协助企业建立品牌形象。
  6. 提供金砖四国及新兴国家市场机种供需讯息,缩短企业进入目标市场之时程。
二、强化技术与提升品质
  1. 建构前瞻产品常态性一机一联盟交流平台,随时掌握市场及技术趋势,研拟联盟发展策略及机制。
  2. 以高速攻牙加工中心为载具,建置一机一联盟体系运作模式。
  3. 透过联盟机制引导原材料生产,以提升原材料自主能力。
  4. 扩大工具机应用市场,由法人研究机构主导,优先以3C产业应用之高速切削之伺服马达主轴为载具,建置核心模组之自主供给能力。
  5. 建立测试验证平台进行整机、主轴及马达垂直整合测试,强化国产零组件品质及可靠度。
  6. 发展新兴产业高附加价值之自动光学检测模组(AOI),优先发展:
      (1)平面显示器设备电极图案段之内/外层瑕疵检测技术及组装段之缺陷检查设备
      (2)印刷电路版立体X光检测设备技术
三、培育与供给产业人力资源
  1. 扩大办理人力扎根计画,吸引大学生投入机械领域就业之意愿。
  2. 机械业在「制造业业者申请引进外劳案件」中之聘雇外劳总人数比率,检讨研议由「其他」行业(15%)提升至「A级」行业(20%)。
  3. 扩大推动引进国外专业人才。
四、强化机械材料之供需

  优先推动厚铝合金钢材、厚钢板、冷抽钢材、轴承钢及铸铁等原材料之自主供应能力。

五、其他建议
  1. 缩短工业用地环境影响评估之作业时间及简化设厂用地取得之相关作业程序。
  2. 整合法人与国外专家能量,对标竿旗舰业者之主力产品进行辅导改善,提高技术能量,缩短与德、日之差距。
  3. 鼓励业者联合行销及参加国际大展。

肆、会议结论报告

一、讨论经过
  1. 96年8/15、8/29、9/14召开3场预备会议。
  2. 96年11/13提正式大会分组讨论
      主持人:工业局陈昭义局长
          机器公会黄博治理事长
      引言人:工研院南分院蔡新源
      执行长与谈人:上银科技卓永财董事长
               台中精机黄明和董事长
               永进机械陈重光总经理
      计有15人次发言,讨论热烈。
  3. 形成19个共同意见及3个其他意见。
二、共同意见

(一)扩大企业营运规模
  1. 加速大埔美精密机械园区开发。
  2. 协调台糖公司加速释放更多土地来源,以利业者设厂。
  3. 为缩短与日、德厂商之差距,应推动产业之规模化及国内外购并,并协调专业银行提供并购融资或策略性投资,及鼓励产业在国内外设置生产基地,加速旗舰型企业之形成。
  4. 为提升企业形象,规划建立永久性机械产业展览馆之可行性。
(二)强化技术与提升品质
  1. 建构前瞻产品常态性一机一联盟交流平台,随时掌握市场及技术趋势,研拟联盟发展策略及机制。
  2. 以高速攻牙加工中心为载具,建置一机一联盟体系运作模式。
  3. 透过联盟机制引导原材料生产,以提升原材料自主能力。
  4. 机械产业M-team的推动,可提升中心厂与卫星厂的品质及竞争力,应长期及扩大推动,并提高补助经费。
  5. 扩大工具机应用市场,由法人研究机构主导,优先以3C及汽车产业共用之高速切削伺服马达主轴为载具,建置核心模组之自主供给能力。
  6. 发展新兴产业高附加价值之自动光学检测模组(AOI),优先发展:
       (1)平面显示器设备电极图案段之内/外层瑕疵检测技术及组装段之缺陷检查设备。
       (2)印刷电路版立体X光检测设备技术。
  7. 强化产学合作机制,整合业界资源及学研机构能量,进行机械产业大型前瞻研究计画,以吸引教授与学生投入机械领域研究。
(三)培育与供给产业人才
  1. 扩大办理人力扎根计画,吸引大学生投入机械领域就业。
  2. 机械业在「制造业业者申请引进外劳案件」中之聘雇外劳总人数比率,检讨研议放宽外劳的进用,由「其他」行业(15%)提升至A级」行业(20%)。
(四)强化机械材料之供需

  1. 优先推动厚铝合金钢材、厚钢板、冷抽钢材、轴承钢及铸铁等原材料之自主供应能力。
Back
电话: 886-2-23494666 ‧ 传真: 886-2-23813711 ‧ 电子信箱: tami@tami.org.tw ‧ 会址 : 100 台北市怀宁街 110 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