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台灣工具機產業現況 |
財團法人工具機發展基金會
Apr/2022 |
1~3月出口較上年同期成長21.7%,進口成長15.8%
|
工具機產業是台灣機械產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其機械產業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標,2021年台灣工具機產業出口全球排名第五,顯示出台灣整體機械產業之實力非常堅強。雖然全球持續受到疫情影響,但在全球需求強烈回升推動下,台灣工具機產業表現亮眼,2021年工具機全年出口值27.8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9.1%,居全年機械出口排名第三,占比8.4%。
2022年工具機出口雖持續增長,但在受新冠疫情、俄烏戰爭持續情況下,已經為台灣工具機出口增添許多變數。據本會統計, 2022年1月工具機出口2.23億美元出口,較上年同期略為減少2.2%;2月出口大幅成長,不受農曆春節假期影響,2022年2月台灣工具機總出口值達2.3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59.0%;但3月台灣工具機出口值2.2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僅增加2.9%,月減0.87%,在機械出口中佔比7.3%,排名第四。
一、台灣工具機出口分析
依據海關出口統計資料,2022年1~3月台灣工具機總出口值達6億8,254萬美元,較上年同成長14.6%,其中切削工具機為5億7,208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8.8%。而成型工具機出口額為1億1,045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1%。
(1)工具機產品別出口情形
依切削工具機機種別分析,放電加工、雷射加工等非傳統工具機等減少14.8%,綜合加工機成長24.7%,車床類成長23.2%,鉆床、搪床、銑床、攻牙機械類等成長1.1%,磨床類成長19.0%。刨、鋸、拉製、齒輪機械類成長38.3%。在成型工具機部份,鍛壓、沖剪機械類與上年相比減少3.6%,其他成型工具機減少0.9%。有關2022年1~3月出口統計表,詳如表1。
(2)工具機出口國家別情形
依出口國家排名,2022年1~3月中國大陸排名第一,出口值1億6,774萬美元,占總出口24.6%,較上年同期減少17.0%。
美國居第二位,金額為9,642萬美元,占出口14.1%,較上年同期成長46.2%。土耳其居第三位,金額5,825萬美元,占8.5%,較上年同期成長13.9%。義大利居第四位,金額2,672萬美元,占3.9%,較上年同期成長167.5%。越南居第五位,金額2,526萬美元,占3.7%,較上年同期成長18.2%
其餘依序是:俄羅斯占3.7%,成長6.9%。泰國占3.5%,減少0.3%。印度占3.4%,減少3.0%。荷蘭占3.3%,成長66.9%。馬來西亞占2.9%,成長25.0%。日本占2.9%,成長55.8%。德國占2.6%,成長72.7%。南韓占1.9%,成長47.7%。墨西哥占1.8%,成長7.9%。英國占1.7%,成長37.2%。澳大利亞占1.4%,成長18.1%。印尼占1.1%,減少21.1%。比利時占1.1%,成長34.1%,西班牙占1.1%,成長150.5%,巴西占1.0%,減少25.8%等。有關2022年1~3月出口國家排名,詳如表2。
二、台灣工具機進口分析
依據海關進口統計資料,2022年1~3月台灣工具機進口值達到2億6,805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7%。其中切削工具機進口值為2億3,896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8%。成型工具機進口額為2,909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9.9%。
(1)工具機產品別進口情形
2022年1~3月主要進口工具機為放電加工、雷射加工等非傳統工具機較上年同期減少15.7%,綜合加工機減少22.4%,車床類成長46.7%,鉆床、搪床、銑床、攻牙機械類成長46.4%,磨床類成長16.5%等。成型工具機進口額,屬於鍛壓、沖剪機械類較上年成長100.5%,其他成型工具機類則減少87.0%。有關2022年1~3月進口統計表,詳如表3。
(2)工具機進口國家別情形
2022年1~3月台灣進口工具機主要來源,日本第一位進口額達1億3,171萬美元,占49.1%,較上年同期減少19.5%。中國大陸第二位進口額為4,070萬美元,占15.2%,較上年同期成長28.3%。南韓排名第三位進口額為1,971萬美元,占7.4%,較上年同期成長409.2%。義大利排名第四位進口額為1,615萬美元,占6.0%,較上年同期成長107.9%。德國排名第五位進口額為1,316萬美元,占4.9%,較上年同期減少5.4%。其他餘依序是:瑞士占4.9%,減少16.1%。泰國占4.3%,成長146.9%。美國占2.7%,成長83.7%。新加坡占2.0%,減少74.7%。中華民國占1.0%,減少19.4%。有關2022年1~3月進口國家排名統計表,詳如表4。
三、2022年台灣工具機產銷展望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2年多後已逐漸放緩,各國均紛紛開放邊境,逐步朝向與病毒共存之新生活常態。但國際情勢變化快速,剛經歷美中貿易戰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底又爆發俄烏戰爭,導致全球在能源、金融與原物料之危機。依本會統計資料,2021年俄羅斯佔我機械出口第21名,佔比0.8%,金額2.76億美元。其中工具機約佔1億美元,比重最大且位居工具機出口排名第4,對工具機出口著實造成很大影響。統計2022年1~3月我對俄羅斯出口金額0.2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僅增長6.9%,出口排名下滑至第六名。
在新冠疫情與地緣政治影響下,全球供應鏈已產生明顯變化,觀察現今全球供應鏈情勢,已由全球分工、亞洲製造,轉向更具韌性之短鏈化、區域製造發展。加上近期在全球節能減碳趨勢下,發展節能減碳、智慧化與提高能效之生產設備,已成機械產業重要發展重點,這對於台灣而言是商機也是利基,台灣機械以出口為主行銷全球,尤其工具機過去已發展具智慧化、高效率、高彈性之生產設備特色,具極高的性價比優勢,未來將帶給工具機產業更多的機會與商機。
展望2022年雖然商機很多但挑戰也很多,除了因疫情影響導致的原物料上漲與航運成本高漲外,俄烏戰爭更推升能源與原物料價格急速飆升,高通貨膨脹趨勢短期內無法趨緩,衍生的缺貨、斷貨、斷鏈,將為今年全球經濟發展埋下許多變數,產業宜持續關注並妥善因應。
兩岸目前在防疫上正面臨疫情快速延燒階段,一方面對確診者極力清零、減災,另一方面為兼顧經濟,持續放寬各項管制規定,尤其中國大陸因疫情所導致的停工、封城,工廠缺貨、斷貨,運輸無法順利進行等,已為全球產業鏈造成不小影響。台灣目前完整疫苗接種覆蓋率已超過81%,但在我國邊境管制、商業活動等規定逐步放鬆下,有關疫調匡列部分也應適度放鬆,企業面對現今疫情的因應作為,政府宜提出明確之作業程序與補助方式,設法降低企業防疫成本,減少在防疫減災的策略作為下對產業造成的衝擊。
|